你的位置:德州扑克最新视频 > 新闻动态 >


上市两年半亏超12亿,影视寒冬下博纳影业破冰路漫漫

发布日期:2025-01-24 07:37    点击次数:167


博纳影业(001330.SZ)昨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 2024 年归母净利亏损 6.37 亿元— 8.81 亿元,亏幅较上年近一步扩大。这也是公司自 A 股上市以来连续亏损的第三年。

近年来,国产电影屡屡被指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创新,叠加短剧崛起对传统影业的冲击、线上观影主流化对观影场景需求及技术迭代的更新,使得消费者越来越难主动走进影院。

在此背景下,春节档新片预售票房垫底,对博纳影业来讲并非好兆头。

事实上,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公司近年来开始瞄准 AI 短剧等领域布局创新,但转型尚未开花结果之际,接连遭遇大股东减持、高管离职。叠加电影市场萧条的大背景,博纳影业的转型之路或如其异常坎坷的资本之旅一般难言乐观。

票房收入锐减,新片预售惨淡

2024 年,中国电影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最直接的例证是票房的跌落。

一个典型数据,在过去不久的圣诞档期,为期两天的圣诞档票房为 7724 万元,其中平安夜单日票房仅 3846.74 万元。对比十多年的数据,用"触目惊心"来形容,并不为过。

据拓普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电影市场年度总票房 425.02 亿元,较 2023 年下降 22.6%,较 2015 年的 437.79 亿元票房下滑 12.77 亿元;此外,去年观影人次 10.1 亿,较 2023 年下降 22.3%。

在此背景下,博纳影业去年电影业务和电影院业务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投资与发行影片共 7 部,取得票房成绩 46.97 亿元,较 2023 年下降 31.9%;截至 2024 年 12 月末,公司共拥有影院 111 家,银幕 908 块,2024 年公司旗下影院票房收入 7.2 亿元(不含服务费),较 2023 年下降 31.2%。

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可能发生资产减值损失的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展望 2025 年,博纳影业出品的电影《蛟龙行动》定档于 2025 年大年初一全国上映,此外《克什米尔公主号》和《四渡》等主旋律电影已于近期陆续开机。这其中,最受瞩目的要数《蛟龙行动》。该片由林超贤执导,梁凤英监制,黄轩、于适、张涵予、王俊凯、杜江、李晨等人主演,是继七年前爆款《红海行动》之后又一海洋军事战争题材作品。

不过该片在"神仙打架"的 2025 春节档预售票房不尽人意。据灯塔专业版,截至 1 月 22 时 23 时,2025 年春节(大年初一当日)预售票房突破 3 亿。由徐克执导、肖战主演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以 1.13 亿元的预售票房遥遥领先,而林超贤执导的《红海行动》续作《蛟龙行动》预售票房只有 2000 多万,比不上《哪吒》、《唐探》、《封神》三部续集预售票房,位列倒数第二。

来源:灯塔专业版

近年来优质的爆款电影较少,缺乏内容的创新,引入国外电影数量减少,国产电影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影片被指缺乏深度和营养;短剧和短视频的崛起,对传统影业造成不小的冲击;加上消费者对于线上观影的行为更加主流化,在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推动下,电影产业从单点优化步入全面数字化,对于观影的场景要求也有一定程度的更新。

行业剧变倒逼企业加快转型。2024 年,博纳影业成立了 AI 工作室,并与抖音即梦合作于 2024 年暑期档联合出品国内首部基于 AI 大模型进行全流程制作的连续叙事科幻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该短剧在播出期间全端传播总量超过 1.6 亿次。

公司表示,未来顺应需求端变化,公司将在短剧集、微短剧上发力,拟筹划推出如一集约 20 分钟左右的短剧,拟策划共 100 集的季播短剧产品,以及基于 AI 生成的神话故事微短剧等。

股东减持,高管离职

这家成立 25 年的电影公司,其资本之路颇为跌宕起伏。

公开资料显示,博纳影业成立于 2003 年,2010 年 12 月,创始人于冬与巩俐共同敲响了纳斯达克的开市钟,博纳影业成为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影视第一股。然而上市当天股价即破发。

此后的岁月里,博纳影业可谓"影场得意,股场失意"。其参与投资发行的《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中国机长》等多部电影均大卖,可是股价却长期低迷,上市 5 年仅融资 9250 万美元。而彼时国内资本市场却掀起一股影视股追捧热潮,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华策影视等在 A 股上市的影视公司,早已将博纳影视的市值远远甩在了身后。 

终于,2015 年博纳影业决定开始私有化,并于 2017 年递交了重回国内资本市场的招股书。可是,让创始人于冬没想到的是,他原计划"最慢不会超过 3 年"的重回国内资本市场之路,却因为遭遇"瑞华会计事务所财务造假风波"、疫情黑天鹅等事件,直至 2022 年 8 月才在 A 股市场上市。

上市以来,博纳影业股价长期萎靡,至今仍徘徊在发行价左右,业绩更是遭遇三连亏。如今,转型之旅尚未开花结果,股东和高管接连上演"提桶跑路"。

2024 年 11 月,博纳影业公告显示,中信证投、西藏和合投管等股东拟合计减持公司 5430 万股,减持比例不超过 3.9754%。昨日公告显示,西藏和合于 2024 年 12 月 13 日至 2025 年 1 月 21 日期间累计减持公司股份 9,924,200 股,达到公司总股本的 0.7266%。本次权益变动后,西藏和合及天津桥斌持有公司股份 95,259,652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 6.9742%。

结合当下电影市场萧条的大环境来看,有市场观点认为本次减持体现了目前资本市场对电影行业的短期表现持谨慎态度。

与此同时,博纳影业高层动荡不断。公司昨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高愈湘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非执行董事职务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及子公司任何职务。

数据显示,近一年,博纳影业发生高管变更 6 人次。此前不久,公司副总裁宣布离职。目前未知上述董监高的离职,与公司财务状况恶化及大股东减持是否有关联。(本文首发钛媒体 App,作者 | 马琼)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债权转股权评估:深度探讨与实践指南

    热点资讯

    相关资讯